[切换城市 | 切换高新区]
×
城市平台新功能上线,切换访问全国各地平台
定位到当前城市

胥和平:光谷应全面构建新时代创新体系

2019-03-05 

转载自: 创新光谷 

编辑:遥远

 胥和平

本文根据胥和平发言整理

我来过东湖高新区很多次,每次来都感到很振奋,总觉得除了北上广深杭,下面就是武汉。这里有很好的创新基础,发展潜力很大。

过去十几年,我在全国走了很多高新区,感触比较深。记得2008年,全国高新区20年的时候,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来东湖高新区调研,让我们给国务院写个报告,背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寻找新的动能。

新动能在哪儿?十年前我们就在报告里提出,新动能就在高新区!十年前就是这样判断,现在进一步映证了这个判断。

过去5年,特别是过去两三年时间里,整个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根本性变化。不管是技术体系、产业体系还是全球竞争格局,都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给整个高新区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包括技术、科研、技术选择、资本引进、项目落地、园区建设等等,都跟原来的命题相比发生了变化。

 世界级的“黄金十字架”示意图

我们从目前态势判断,未来十年、尤其2030年前后,整个全球产业重组的力度将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多产业,其形态和发展方向已经难以琢磨。比方说能源、交通、金融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等等,这些产业是什么样子,现在都已经说不清楚了。这一点必须估计到,因为高新区主要是做产业的,我们要知道明天产业在哪,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给地方发展寻找支撑——这个问题天然落到开发区头上。每个地级市都有开发区,有的是市级的,有的是省级的,有的是国家级的。

我记得十年前,我们给国务院写报告时,“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词是我们提出来的,后来形成了文件。当时有一句话:全国要有两三百个国家级高新区,现在看很有必要。

我们都说面对未来,其实我们不知道未来在哪。这是最大的问题。

现在形势非常严峻,从整体来看,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落到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三大焦点上,这是三个问题,不是一个问题。

过去科学问题一般和高新区没关系,但是武汉这个地方不一样,要变成中部支柱,它是综合科学中心,你就要做专业科学中心。重点产业科学问题不能再忽视,都要提出来。

新兴产业的问题,现在的提法跟过去又不一样。过去讲产业,讲科技成果转化,现在中央明确提法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体系在哪?

这两年有一个看似矛盾的现状:我们在科技创新上,基本着力点是激励、是支持,我给你放宽政策、给你补贴、给你提高办事效率、支持你好好干。而在过去的基本创新理论里,政府不干预创新活动,政府不能选。这些理论过去是对的,现在都要打问号了。

政府不能一厢情愿决定每个地方要培养什么样的产业,形成什么样的长期性影响,来引领产业的发展,而是要判断、要选择、要引导、要聚集。东莞干散裂中子源,搞了一个材料实验室,花1200亩地,搞6000人就业,它把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打通,核心是构建创新体系、构建创新生态。

高新区是我们培育新产业的一个最大支撑,这个问题背后是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推进国家新时期创新体系建设。

 武汉未来科技城华为武汉基地

我想有几个问题,可以在东湖高新区做重点研究:

一是要建立以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我们整个工作格局和创新体系建设里要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建创新体系是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是泛泛一般的,是产业创新体系为核心的区域体系,就是瞄准干什么,然后来构建产业生态产业体系。

二是要大力发展基于科学和前沿技术的未来产业。这一条东湖高新区一直做得很好,这个旗帜要高举,但是我加了是基于科学的。现代产业发展有基于技术、有基于科学的,有的是基于科学的重大突破,这个产业就起来了。

有的基于技术不断变革,这个产业也起来了,比方说汽车,基本上是基于技术的产业。但是基因科学、量子纠缠是科学理论的突破,导致了量子通讯的出现,导致人造生命的出现,生命科学、生命产业就起来了。

现在来看,基于科学的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更大平台,有可能孕育万亿级产业、万万亿级产业,而且模仿非常困难,你的制高点非常高,别人一时半会跟不上,这个东西我们要关注。

三是加强特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好像以前说产业领域,不该管这件事情,现在看科学技术融合,而且企业正在进入前沿基础科学研究,这个态势越来越明显。要组织各方力量,尤其是动员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是一个大方向。

由于这样一些变化,光谷从整体上要调整科技创新的思路和政策,要以构建体系为中心,构建创新生态为中心。这里面有一个重要思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创新大会上讲的重大判断,中国的科技过去是量的突破,现在转向质的提高,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能力提升这样一个的重要阶段。

特别是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这是重要判断,不仅是中国科技创新形态的、规律的判断,同时是中国科技战略和政策的基本定位,要关注系统了。所以说,产业创新系统这件事一定要上去。科技部今年党组1号文件,头一条写的就是建立支撑发展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科技规划头一条是培育先发优势,讲的是建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所以我们总体上一定要有一个判断,要建立高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谈的都是这些问题。就是从单点创新、科研活动、创新活动到构建体系,整个我们思路要调整,战略政策都要调整。

(胥和平 原科技部调研室主任、科技振兴城市发展研究会会长、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