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 切换高新区]
×
城市平台新功能上线,切换访问全国各地平台
定位到当前城市

场景,未来创新的驱动力——5月6日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发言

2019年5月6日,我在上海参加了浦江创新论坛——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预见未来:2035的科学、技术与创新”为主题,研判未来15年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趋势及可能实现的重大突破,讨论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我在会上做了《场景,未来创新的驱动力》的发言,主要讲了三点:第一,场景是新经济创新发动机;第二,中国引领世界的未来场景;第三,创新场景引领新经济的建议。

一、场景是新经济创新发动机

最近五六年我们一直强调全球已经进入新经济阶段,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成为企业竞争的要素;二是企业成长路线由“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规上企业-大型企业”的线性成长,转变为“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龙企业”爆发式成长。为什么出现这个变化?主要是因为信息已成为资源,,网络使企业的边际成本为零,从而使企业爆发式成长。

说到新经济,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要素:第一个新经济需要未来研究;第二,新经济需要新研发;第三,新经济需要场景引领。

  • 第一,新经济需要未来研究。

未来的发展不是靠过去的经验引领的发展,而是由对未来的愿景引领。应对这种变化,要开展未来研究,重点做三件事:第一是提高洞见力,第二是引领前沿创新,第三是引领科技战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学习能力很强,一直在学习美国,学习欧洲,但对未来的研究和预测还不够。

中国开展未来技术预测和中长期科技规划,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在技术预测中增加独角兽企业场景调研。现在场景创新的主力是独角兽企业,不是靠政府,也不是靠科研机构。独角兽他们所做的场景是改变世界的场景,我建议对中国的200多家独角兽和国外的200多家独角兽逐一进行调研,调研现在已经成功的场景、正在做的场景、未来十五年计划做的场景,以及他们在场景创新中对制度、科技、人才的要求。第二,科技中长期规划的每个专项都增加未来研究。没有未来研究,针对现在说得再准也是不够的。第三,基于这次中长期规划,在中国培育十家未来研究机构。要培养中国的未来研究人才,做出中国的未来预测。同时,也希望各国的未来预测专家能够到中国这个舞台做更多的科技预测,协同推进中国走向未来。

  • 第二,新经济需要新研发。

“新研发”推进前沿科技研发与商业化并重,关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路径。各地区对研发很重视,但是现在的研发已经不是过去由科研机构主导的研发了,而是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多主体联合参与的新研发,实现的是对未来的把控。目前各地区在做科学城、做科技创新布局时,一定要将企业家、投资人和硬科技创业紧密结合起来。

  • 第三,新经济需要场景引领。

场景是新技术的创新实验室,也是新技术产业生态的聚合器,还是成就高技术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利器。现在大家对场景有很多错误的观点,我理解的场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场景不是技术的应用示范,而是爆发式成长。现在独角兽大量涌现,就是因为它做成了改变世界的场景。第二,场景不是挖掘需求,而是通过洞见创造未来,是由创业者创造出了大规模新需求。第三,场景不是由500强企业、科学家主导的,而是由创业者和独角兽主导的。

二、中国引领世界的未来场景

中国目前已经有若干个场景,在世界上产生很大影响,包括无人支付、共享出行、在线直播、智能安防、新媒体等。同时,中国还在创造未来可能引领世界的场景,包括城市大脑、无人驾驶、新零售、智能教育、智能诊疗等。可以说,中国现在有200多家独角兽,他们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创造新场景。

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有个大趋势,就是追求幸福生活、探索长寿、改变世界以及让人类变身成为“超人”,我们一直在追随这个趋势。最近十年,可以说出现了两大终端,全面提升了人的能力:第一个终端是手机,手机赋予人千里眼、顺风耳,提供数据大脑,帮人计算和存储。现在人的IQ最高是200,在手机的帮助下,2035年可能到500,2050年可能到10000,IQ到了一万的时候人就成了“神人”。第二个终端是汽车,汽车现在做的是无人驾驶,会自己跑,还能飞,还能成为机器人。上海是汽车产业很发达的城市,上海在手机这轮浪潮中不如深圳、中关村,但在汽车这个第二大终端发展浪潮中,应该有所创新。我希望上海借助汽车这个终端,让人能够摆脱身体的束缚、能够有四个轮子、八个手臂,能上天入地,跨越空间变为“超人”。

三、创新场景引领新经济的建议
  • 首先,要聚焦独角兽,挖掘新经济场景与政策需求。

独角兽是引领新经济创新的最重要的主体,它们现在到全国各地去落地,无非就是找两样东西:第一是场景,就要求各地政府开放当地的资源和空间,为独角兽的新技术和产品创造测试和应用的空间;第二是新经济的政策,独角兽发展需要的不再是传统的土地、钱、房子,而是要求政府以新经济的视角,给予场景和弹性政策的支持。

  • 第二,要设立场景实验室,推进场景持续挖掘与创新。

前面说发展新经济要面向未来,要新研发,这是引领未来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场景是加速技术成熟、产品应用的主要手段。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建设场景实验室,来挖掘生活、生产中的一些新的需求和应用空间,创造新的场景,实现新技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通过技术验证、商业模式优化、资源链接等途径,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商业化应用,才能培育出新经济。

  • 第三,要加强新经济制度供给,重视场景对伦理提出的挑战。

当年工业经济时期,英国起了主导作用,原因就是建立了工厂制度,发明了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工业经济的制度。新经济时代,独角兽们需要政府建立新的制度,这个制度与过去制度有很大不同,它突出创业,强调信用约束,重视以人为本,聚焦产业生态。在制度供给之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场景对伦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需要有强大的伦理应对策略。建议建立预测和预警机制,出台解决方案,设立伦理问题办公室。现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都把场景创新当作主要任务,这就需要中国更加重视在伦理上的预警。

  • 最后,建设智能城市,打造场景落地应用的新载体。

面向未来十五年,重点是要变,出现新事物。这时候不是让传统企业干,也不是让事业单位干,而应该让具有洞见力、有颠覆式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干。中国未来研究很差,但是出了很多独角兽企业,就是因为中国有三玄,即周文王的《易经》、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即《庄子》)。中国的三玄使得中国人的潜意识非常强,它看起来比较虚,但实际是对直觉和洞见力的发掘。中国还出了很多的新场景,尚未在全球引爆,希望上海能成为引爆全球场景创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