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创新创业】创新城区:科·产·城三大功能融合新趋势

1111.png

当前,高新园区的科技、产业、城市融合普遍面临着城市功能滞后于科技、产业功能,生活空间滞后于生产、创新空间,其关键在于破除科技与产业“两张皮”,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两张皮”,以及有效推动城市功能与科技功能、产业功能的深度融合。科、产、城功能的充分融合实质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产业化、产业高新化,以产业功能的提升推动城市空间耦合,以一流的城市环境汇聚一流的人才和产业,建成要素匹配、功能齐备、服务完善的科技创新综合体。


一、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实质是科技功能与产业需求导向的结合,是科技创业、科技成果转移及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催生孵化高技术原创产业集群,推动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关键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载体,高效保障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创新链,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能够有效转化和应用,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以科技创新带动原创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新化。立足产业需求导向和产业主攻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布局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攻克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培养造就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

三是推动科技与产业的双向深度融合,关键还体现在科技服务体系和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逐步完善,技术交易额、科技成果转化率等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结构呈现高新化。

二、 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

产业发展需求与城市功能供给的有机融合,核心是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体现的是产业经济和空间(功能)布局的契合。关键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以产兴城。依托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继而催生研发、物流、商务、商业配套需求,推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二是以城促产。城市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包括产业制造、产业创新、产业人才商务、休闲等功能的供给与实际需求的契合,以专业的优质服务吸引集聚高端产业。

三是推动产业与城市的双向深度融合,关键还体现在统筹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循环发展规划等多规融合,合理布局产业、居住、生态、综合服务等功能,提高园区单位面积产出值。

三、城市与科技、产业功能融合

城市功能与科技、产业功能的耦合形成绿色协调发展的科技产业新城区,核心是城市形态和城市品质双提升,体现的是城市服务对高端要素的吸引集聚与支撑能力。关键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以一流的科技与产业为城市形态和品质提升赋能。城市形象和功能是由城市科技和产业决定的。当前,智能科技正在从政府管理、医疗健康、出行、能源、教育、建筑等领域促使城市更加科技化、智慧化。未来,科技、产业发展将熔化城市边界和空间,大量基于土地的生产性空间转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维度空间,成为更加集约的智能城市、效益城市、文明宜居城市。

二是以一流的城市环境吸引集聚大量科技、产业资源。以城市的人文环境集聚人才、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为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提供研发服务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为创业提供孵化服务平台和公共空间资源,为商务居住提供交流平台和生态环境,满足“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人文环境和基于信息网络发展的开放生态。

三是推进城市与科技、产业的相互深度融合,关键还体现在以社区营造理念重塑国家高新区空间生态,以低碳产业和智能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强化科研、生产、商务功能有机组合,创造适合各类创新创业人群交际、交流、交往的新型空间,建设生活设施完善、社交接触频繁、创新创业活跃的新型“科技+产业+生活”社区。


附:科技·产业·城市功能的新内涵

科技功能,主要包括人才、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等科技创新源头,科研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创新空间等科技载体,以及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体系。伴随创新全球化、社交网络化发展,科技创新从创新体系迈入创新生态新阶段,创新范围由封闭式竞争转变为开放式合作,虚拟创新平台、开放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人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

22222.png 

科技创新功能新内涵

产业功能,主要包括产业孵化功能、产业集聚功能、产业扩散功能、产业示范功能等。最初的产业功能主要是发展大制造业和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产业跨界融合促进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进阶,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成为园区爆发式增长点,培育原创产业、新兴产业、智能经济成为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要抓手。

 3333.png

产业功能新内涵

城市功能,主要包括空间承载、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功能。围绕产业业态需求、科技资源的集聚特征,高新园区空间形态和功能不断演进,逐步由空城-新城-社区,不断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日益健全新型社会治理服务体系,逐步打造成智慧化、绿色化、集约化、人文化、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新区。

444.png

城市功能新内涵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关注我!按住识别!

二维码宁波新经济长城智库.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