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度战略投资东软控股,看AI眼底筛查赛道的发展态势

作者:黄波、班智飞、胡玥利、李雅静。

9月10日消息,百度宣布战略投资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控股”),投资金额总计14.43亿元。百度CTO王海峰将出任东软控股董事,王海峰在百度负责AI 技术体系(AIG)、基础技术体系(TG)以及智能云事业群组(ACG),代表着百度AI to B的核心技术能力,让王海峰出任东软控股董事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充分发挥东软集团在政府、教育和医疗领域的行业优势,在智能城市、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等关键领域,积极推进产业智能化变革,加快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

最近,拼多多的市值超越百度,百度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排名中又下降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几乎成为百度再现辉煌的唯一选项。

李彦宏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到,“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是百度的核心战略。根据Q2财报披露的数据,百度已经在若干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一是智能音箱,根据Canalys和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小度智能音箱连续两个季度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名,并与亚马逊、谷歌一起位列全球市场前三名;二是自动驾驶,百度已在中国共获得100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Apollo测试车队的行驶里程超200万公里,覆盖13个城市,中国一汽已于6月量产下线了搭载Apoll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湖南长沙的中国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顺利推进中;三是百度AI开放平台,深度学习平台飞桨(PaddlePaddle)的开发者下载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环比增加了45%。

此次与东软的合作是百度AI战略的进一步落地,体现了百度在智能音箱、自动驾驶之外的重点关注的领域,也就是医疗、教育和智慧城市。特别是AI+医疗赛道,是继AI+安防之后被普遍看好的赛道,百度的选择基本代表了行业的趋势。

自2017年初百度裁撤医疗事业部、关闭“百度医生”后,百度改变了在医疗领域的策略,全面发力AI赋能医疗领域,打造“百度灵医”品牌,专攻AI+医疗,据报道,已经有两个AI+医疗产品落地,一个落地产品是面向基层医生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另一个落地产品是AI眼底筛查一体机。

百度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类似于IBM的Waston智慧医生系统,基于百度的智能云,提供智能问诊、辅助诊断、治疗方案推荐等服务。今年,百度与北京平谷区合作,在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CDSS系统,上线辅助问诊、辅助诊断、推荐治疗方案、合理用药、相似病例、知识查询六大模块,此外,在全国范围内13个省进行落地,覆盖数百家医疗机构。

百度的另一个AI医疗产品是AI眼底筛查一体机。2018年11月,百度发布“AI眼底筛查一体机”,并宣布百度基金会将向国家卫健委捐赠“百度AI眼底筛查一体机”,计划优先在全国贫困县范围内,首选500个点做应用推广,以帮助基层的眼病患者尽早发现致盲风险,及时就医。AI眼底筛查一体机是百度与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合作的成果,双方在眼科图像精标数据集和标注标准、AI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评价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启动“广东省基层医院人工智能(AI)眼底筛查”项目,将在广东省十余家医院落地使用百度AI眼底筛查一体机。2019年1月10日,双方在广州肇庆市德庆县人民医院开展“广东省眼科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下基层大型义诊”活动。

百度AI眼底筛查一体机义诊现场

AI眼底筛查正成为热点赛道


AI眼底筛查一体机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非眼科专业的医生也可以完成患者眼底照片的拍摄,通过网络将眼底相片传送至云端,由AI算法完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致盲疾病的检测。

AI眼底筛查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因为通过软硬结合的AI眼底筛查技术,可以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眼疾患者有“去大医院看病”的平等机会,以大覆盖率和更低的成本让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覆盖专业眼科医生目前无法触达的地方;另一方面,AI眼底筛查也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因为数量庞大、致盲风险极高的眼底病患者群体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估算,我国共有2700万糖网眼底病患者,1600万青光眼疾病的患者,3000万黄斑病的患者,围绕这些患者的检测、治疗和服务将是传统的医疗手段和互联网手段无法触达的市场。

AI眼底筛查是目前图像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落地最快的领域之一,因为眼底是人体唯一能用肉眼直接、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以及健康状况,眼底检查不仅是检查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监测的“窗口”。

用机器视觉技术分析眼底相片,以此判断潜在的疾病风险,是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在医疗领域大放异彩的应用场景,近年来,许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初创企业都看好了这一场景,纷纷加入了竞争的赛道。

美国的初创公司 IDx已经拔得头筹,2018 年 4 月初,FDA 批准通过 IDx 公司研发的首个应用于一线医疗的自主式人工智能诊断设备 IDx-DR 的软件程序,该程序可以在无专业医生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查看视网膜照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断。IDx获得FDA的认可极大地激励了全球的AI眼底筛查创业企业。

IDx-dr眼底筛查一体机

AI眼底筛查也是国内创业的热点,第一波AI眼底筛查初创企业创立于2015年前后。目前发展得比较好的包括至真医疗、Airdoc、上工医信等。

至真医疗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为医疗机构提供国内外技术领先的眼科临床辅助诊疗综合解决方案,至真互联网于2018年11月推出了便携式智能眼底相机,结合远程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筛选和临床辅助工具等解决方案为基层医院提供AI眼病筛查服务,其解决方案在北京同仁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100多家医院得到推广使用。

河谷互动成立于2013年9月,致力于为医疗机构提供国内外技术领先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及综合解决方案。2018年6月推出了AI眼底筛查专用系统:Deep Fundus,并于2018年9月25日获得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上工医信成立于2014年,于2016年成为了中国微循环学会的长期战略伙伴,同时成为“中国糖网筛防工程”的独家技术提供方。据称,上工医信服务的医疗机构超过400家,其中,超过200家为三级医院,服务人次超过70万人次,眼底影像数量超过140万张。

虽然模式和成长阶段略有区别,但是各家创新方向都是希望通过AI技术提升眼底照片的诊断效率,并通过互联网模式打通终端和后端的医疗服务。

腾讯、平安科技等科技龙头也积极布局AI眼底筛查


除了初创企业,许多互联网龙头企业也开始积极布局AI眼底筛查赛道。在百度之外,腾讯建立了“腾讯觅影”AI医疗品牌,与同仁医院共同联合研发AI眼底筛查技术,“腾讯觅影”眼底智能筛查系统已与全国30多家医院联合进行验证,并在广东、山东、四川、广西等多个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地试点,目前已筛查超过6.5万人。

平安集团旗下平安科技联合Optovue美国光视共同打造OCT眼底检查和AI病灶筛查无缝结合的人工智能影像筛查系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三家临床中心共同参与本项研究。另有消息,深圳市眼科医院与平安智慧城市已经开展合作,以OCT临床筛查诊断为切入手段,打造眼科职能筛查、诊疗平台。

AI筛查成为传统行业龙头企业跨界的入口


除了科技公司,许多传统行业龙头企业看到了AI眼底筛查的发展空间,开展跨界创新。

宝岛眼镜利用AI眼底筛查玩起了跨界。作为宝岛眼镜的母公司,星创视界希望将覆盖全国的宝岛眼镜门店打造成高效、低成本、用户友善的健康筛查中心,2018年3月,星创视界在国内首度引进依视路高科技验光设备自动多功能综合检眼仪;7月,星创视界联手Airdoc在旗下宝岛眼镜店引进AI 眼底照相机,能在大约2分钟内完成眼底照片拍摄以及眼病筛查;10月,星创视界和著名互联网健康咨询平台春雨医生打通系统,顾客在宝岛眼镜完成AI眼底筛查后,直接咨询春雨医生;12月,星创视界联合Airdoc、春雨医生、三生制药、益丰大药房,将眼镜店的专业服务从AI筛查、健康咨询延伸到健康保健环节,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宝岛眼镜的跨界思路十分明确,就是通过AI眼底筛查服务,将眼镜门店从低频的眼镜销售门店业态升级成为高频高粘性的眼睛健康服务流量入口。

爱尔眼科早在2016年已经开始布局AI眼底筛查,基于爱尔眼科的全国门店网络推广AI眼底筛查服务,而技术方面则由其投资的两家公司——极视互联和晋弘科技具体负责,其中,极视互联负责开发和运营阅片平台,晋弘科技提供眼底相机设备生产以及人工智能模型。英特尔是爱尔眼科的紧密合作伙伴,其训练和推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不仅宝岛眼镜、爱尔眼科等眼健康服务机构看好AI赋能所带来的机会,体检行业的龙头企业爱康集团也开始布局该领域。2018年11月20日,爱康集团宣布战略升级,推出有人“管”的体检2.0以及iKangAI+ 与 iKangNetwork+计划,与Airdoc合作提供AI视网膜影像分析,将提供1000万个Airdoc视网膜慢病免费筛查名额,并引入人工智能血糖管理项目,可通过持续监测饮食和血糖关系来完成AI建模。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也是通过AI技术,将爱康体检升级为高粘性的流量平台。

AI眼底筛查赛道静候东风


AI眼底筛查正在成为十分热门的赛道,各方都在等待国家医疗机构的政策指向,虽然目前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验证标准和服务补贴政策,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推出了免费或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AI眼底筛查服务,例如宁波鄞州区为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的眼底筛查服务,据报道,北京海淀区、上海静安区、贵阳市等区域也开展了类似的公益服务。

可以预期,在AI眼底筛查以及其他AI医疗创业如火如荼之际,如果政府将眼底筛查等健康服务列为基本的公共服务,将真正激活AI+医疗落地的商业市场,催生一个全新的高成长产业。

本文节选自长城战略咨询数字经济部编写的“AI动态周刊”,作者系长城战略咨询数字经济部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