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西安市大数据局刘军局长带队调研西安新经济发展研究院,与长城所王德禄所长做了深入交流,王所长提出西安不能只有硬科技,当前更需要有以创业经济、跨界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西安要成为“一带一路”创业中心,吸引全球创业人才汇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西安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的重要举措,也是地区经济“换道超车”的关键,各区县只有打好各自的特色牌,才能站立新时代潮头、引领新经济发展。
一、
对新经济的认识是“行万里路”第一步
“新经济”最早是在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一组文章中被提出,用于描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高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胀率、低赤字率的经济形态。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一词首次写入国家官方文件。
新经济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为主要特征,以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为关键要素,主要表现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分享经济、流量经济等形态。创业是新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业打破了原有封闭的产业资源组织方式,使全社会的产业要素、智力资源自由充分流动,经济形态不断裂变、跨界融合,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市场不断涌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比较
成都对新经济的认识走在全国前列,是各地学习和借鉴的最佳案例。成都成立新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新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召开全市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六大形态七大场景”,制定了“新经济18条”、“产业新政50条”等政策,出台《关于对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从制度创新上保障新经济发展,发布机会清单将培育城市级新经济场景推上新阶段。
成都发展新经济“大事件”
二、
发展新经济的核心是营造生态
一个区域三五年培育出创业上市企业,是有基础新经济生态,出现大量瞪羚企业或催生1家独角兽企业,有成熟生态,出现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有全球一流生态,北京、深圳凭借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新经济高地。发展新经济的核心是营造区域生态,重点在于:
一是重视思想的引领。诺贝尔奖获得者阿贝尔•加缪说“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重视新经济思想挖掘和培训正是对创新的追根溯源,创业者和企业家从改变世界的伟大思想出发,开辟“从0到1”的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从而出现阿里巴巴、特斯拉、Uber等伟大企业。
二是抓未来产业形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催生众多新产业、新业态,产业发展核心是“抓机会、抓增长点”。在新经济环境下,产业边界模糊,很难再去界定创新企业所属行业,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等都是跨界的,分解、融合是未来产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是持续推进制度改革。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具有极强的原创性和不确定性,发展新经济要注重以制度创新维持生态良性运作,对新生事物要审慎监管。英国伦敦经历多次产业转型,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新科技服务业中心,而美国底特律过分倚重汽车制造业,忽视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如今成为全球最大“衰败之城”。
三
新经济既有旧动能的颠覆升级,又有新动能的原创培育,西安不能只有硬科技,还需要有新经济,要加大力度补“新经济的课”:
首先,西安对信息、数据、人才等新经济要素聚集还不够,未能很好的利用到“互联网+”所带来的红利,而“人工智能+”红利马上到来,西安要抓住这个更大的机会;
其次,西安在新经济场景营造方面缺失,前几年西安利用无人机表演很好的宣传了新技术,大大小小的其他场景也有,但尚未上升到城市级新经济场景,所以未能聚集和培育出大量独角兽企业,城市创业氛围不活跃;
最后,西安在新经济制度改革方面探索不够,一方面体现在管理部门设立上,无论是新经济发展处、硬科技处统筹能力和职能位势还不够高,另一方面对新生事物事前、事中包容审慎监管之后,反而事后“一刀切”现象普遍。
西安现有11个市辖区及2个县,根据陕西省统计局《201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西安在全省市辖区GDP前十中占据7席,而各县蓝田仅排在全省第20,县域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均衡制约了西安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因此,在西安推动新经济发展的大势下,各区县要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培育标签性新经济业态。
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
三区2018年常住人口达到200万、经济总值2400多亿,是西安市中心区,也是西安成为“网红”城市的起源地。莲湖、新城、碑林可聚焦发展以海量的人群、商品流动流通为主的共享经济、创意经济。
未央区
“未央”取自辖区内汉未央宫,意为“繁荣兴盛,不尽不衰”。2018年未央区生产总值964.8亿元,区内有汉未央宫、唐大明宫等历史遗址,有西安北站交通枢纽、距西咸机场仅半小时车程。未央区可聚焦发展以汉文化开发的创意经济、以铁路运输为主的高铁经济。
雁塔区
2018年雁塔区以1757.98亿元、人均14万元居全省市辖区经济总量榜首,辖区内有曲江新区、高新区两个重要开发区核心区,有全市最优质教育资源,西交、西电、陕师大等28所高等院校、55家省级以上研究所。雁塔区可聚焦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唐文化开发为主的创意经济。
长安区
长安区背靠秦岭,拥有丰富资源及大量人口,是西安高新区制造业发展核心区,也是全国最大民用航天基地所在,依托新西安南站建设的“长安中心”将成为全市最大的智慧交通枢纽。长安区可聚焦发展以高端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以军民融合为核心的太空经济。
灞桥区
灞桥区是西安东部生态屏障、西安老工业区,在新的发展阶段又谋划布局了国际港务区和浐灞生态区,区内有半坡遗址、关中八景之“灞柳风雪”、国家湿地公园等。灞桥区可聚焦发展以生态、低碳为核心的绿色经济。
其他区县
临潼、鄠邑、阎良、蓝田等其他区县要加快对区域个性的挖掘,形成聚焦聚力特色业态方向。
每个城市板块需要有自己的新经济特色规划,每个区县要保留一定的传统经济成分,还要更多的发展共享经济、智能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成分,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培育新动能,这样的布局也是全球的经济趋势,硅谷独角兽公司有一半来自于旧金山老城,中关村也有很多独角兽诞生在北京国贸。新经济是面向未来的经济,无论是老城区还是科技园区,在新经济面前机会均等。西安要打造好创新创业生态,培育自由开放的新经济场景,新经济就能生根发芽。
合计: {{price}} 元 (不含运费)
去购物车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