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对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成效的分析思考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践行内生式增长路径,形成全域孵化类硅谷双创生态,培育强化了一批批企业创新主体。从2018年杭州市第一批中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补助资金看,滨江获补助企业数153家,占全市比重达1/3,补助总资金占全市比重达42.9%。其中,中小微企业在网络信息技术主导产业集聚度最高、生命健康领域增长后劲最强,近三成企业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梯队培育成型。本文基于滨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成效,形成了以下三点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1

基于信息产业基础、企业创新意识、大企业带动效应等,网络信息技术领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主导效应仍最强

       当前滨江信息经济产业创新生态成熟,在网络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持续吸引着一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从企业集聚和成长因素看,一是基于信息产业基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呈现创业领域广、创业维度新的局面,尤其是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研发为核心,重点以制造业、服务业等场景应用为牵引开展创业创新。二是企业创新意识较强,如在153家企业中,60%的企业研发平台都属于网络信息技术产业,38%的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在千万规模级,平均单户企业投入量均达千万元。三是大企业孵化带动效应强,如萤石网络研发费用突破亿元,在其母公司海康威视孵化培育下,成立5年,以智能安防为根基,成为“2018 a&s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

2

基于活跃的模式创新带动、前沿的技术创新引领,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增长后劲十足

       从信息科技到生命科技,不断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影响,滨江生命健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已初步呈现群体跃进态势。一是技术和模式双轮驱动,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命健康产业跨界融合的模式创新,滨江属于智慧医疗领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最多;基于医疗及医药产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以医学检验、诊断试剂、基因测序等为主的精准医疗企业和生物医药研制企业加速集聚。二是创新投入增长强劲,如在153家企业中,近两年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的平均单户企业新增研发费用投入在全部产业领域中增幅最高,平均单户企业研发投入量占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总收入比重在全部产业领域中最高,此外,32%的企业建有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

 

图片来源:网络

3

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中的经济效益、研发创新变化,构建了稳定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梯队培育成长机制

       受益于滨江“1+X”政策、全域孵化的“类硅谷”双创服务生态、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等,形成的优质营商环境加速了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一是企业经济效益规模成梯队。如在153家企业中,70%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且13家为上市企业。高企收入区间分布均匀,在1亿元以上、5000-10000万元、1000-5000万元、低于1000万元四大收入区间的比例几乎为均匀分布。二是企业研发投入规模成梯队。研发投入在500万以下的企业减少了38%,而500-3000万的企业增加了137%,3000万以上的企业增加了113%。在细分行业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研发投入区间分布也较为均匀,0-500万元、500-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研发投入区间的比例几乎为均匀分布。

本文首发于“杭州新经济观察”公众号,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1环杭州湾新经济观察,GEI新经济瞭望.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