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 | 美国制造业回流分析 ——兼评《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报告

2009年6月,奥巴马政府正式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制定《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AMP)”、《制造业促进法案》等文件,促使制造业回流。特朗普政府则将制造业提到新的高度,他提到:“当我们发展美国制造业时,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工作岗位和工资,更重要的是在培养‘美国精神’”。2018年10月,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报告(以下简称“2018版报告”),这是继2012年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之后美国对先进制造业实施的新的战略规划。

第1

-THE FIRST-

如何认识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


01制造业回流是美国重塑国际秩序的关键一环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尼可拉斯·鲍伊从欧洲历史角度出发总结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过去500年里每个世纪的鲜明特征,都是由第二个20年发生的事件决定的,例如欧洲30年战争和一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21世纪进入第二个10年之后,逆全球化愈演愈烈,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在欧美和拉美均表现突出,原有的国际秩序面临重塑

2008年后,美国就业机会的断崖式下跌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导致了美国劳工阶层的诉求日益强烈,这也是特朗普赢得选举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朗普采取内外并举的策略,对内继续出台政策吸引美国制造业回流,对外不断达成有利于美国的双边和小多边贸易协定,并在战略上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从本质上来说,其终极目的并非单纯地回归到美国外交传统中的绝对孤立主义,而是另起炉灶,重塑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并苦心经营多年的国际秩序。

这种重塑是对自由制度主义的一种反思,但并非全盘否定。制定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是特朗普重塑国际秩序的关键一环,并且是和美国贸易政策并行的综合施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制造业回流尤其是对先进制造业的引领,最终重塑全球产业布局、贸易格局、创新地图和国际秩序。

 

02制造业回流是美国试图引领新科技革命的必经步骤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不断深入推进,美国着眼点在于先进制造,这和新科技革命呈现出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导的特征相吻合。

具体表现在:

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出台《美国创新战略》并在2011年和2015年进行更新;

特朗普当选之后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计算机科学、国防军工先进科技、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等领域的重视和投入。

新科技革命呈现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其中,新技术带动新产业,新产业聚合并在达到引爆点后形成新业态和新模式。

美国将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技术视为内核;将制造业回流视作手段;将新经济的爆发性增长视作动力;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红利并继续引领它视作最终目的

简而言之,美国制造业回流是其试图引领新科技革命的必经步骤。

第2

-THE SECOND-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成效几何?

美国制定并实施回流政策之后,总体局面有所好转,但成效并不显著。虽然有个别制造业企业将工厂迁回美国,却并未形成回流的热潮,并且这种回流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是特朗普时代的“政治正确”。

从制造业就业人数来看,美国自2008年以来呈现出先升后稳的态势(图1)。自特朗普当选以来,已经累计创造出近35万个制造业岗位,在创造这些岗位的企业中,既包括美国自身回流企业,也包括赴美设厂的中国制造业代表企业,如福耀玻璃(2016年)、比亚迪(2017年)、富士康(2018年)等。

图1:美国2008-2018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

(BLS)

从回归美国的企业数量看,2010年仅有16家,2011年为64家,2013年有210家,2014年有300多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多年来“产业空心化”的状态。

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十年呈现整体下降的态势(图2)

图2:美国2008-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BEA)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没有超过金融危机前12.8%的水平,2017年更是跌至11.19%。另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统计,美国2018年12月份制造业指数降至54.1,比11月份低5.2个点,甚至低于2016年11月特朗普胜选以来的最低指数。在实施制造业回流政策过程中,美国的优势在三个方面表现突出:

一是先进制造业和STEM教育均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且特朗普政府延续了奥巴马政府刺激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保证了施政的延续性。

二是近十年来美国开展的页岩气革命实现了能源自给,低廉的能源价格带来制造业成本的大幅降低。

三是财税政策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尤其是2017年12月税改法案的落地对制造业企业回流吸引较大。

同样,美国的劣势也比较明显:

一是制造业回流存在一个悖论,即先进制造业企业回流越多,则智能制造越发达,对就业人口的需求反而越低。

二是美国劳动力人工成本仍然相对较高。

三是美国目前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基于此,美国开始了新一轮拉长板和补短板的布局。

第3

-THE THIRD-

看美国如何全新布局:解读“2018版报告”


01科技:保证技术领先优势

美国素来重视前沿科技,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在“2018版报告”中重点关注以下领域(表1),涵盖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高性能材料、半导体和混合电子、生物制造、先进纺织品、食品和农业制造等细分领域的技术。

表1:“2018版报告”中的目标和任务

(部分)

为完成这些目标和任务,美国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加强基于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近年来私人对制造业技术的投资大幅缩减,原因在于投资商过于关注投资回报,所以美国开始鼓励公私之间建立合作的研发伙伴关系。二是将国防工业制造创新列为优先事项。三是不仅强调新技术对子行业带来的革新,而且强调要关注新技术本身。

对于企业而言,是否回流美国或者在美国设厂,可能对成本的考虑是首位的,但是技术对企业的改变却是革命性的,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美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这些布局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将不仅仅是“美国制造”的回流,而且是“美国智造”的回归。


02教育:优先发展STEM教育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通过了《STEM教育法》,奠定了STEM教育在美国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2018版报告”延续了这种政策。美国未来四年的战略愿景有四个方面:

一是吸引和发展未来的制造业劳动力;

二是更新和扩大职业和技术教育的途径;

三是促进学徒取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证书;

四是将熟练工人与需要他们的行业相匹配。

“2018版报告”出台仅仅两个月后,美国白宫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为成功制订课程:美国的STEM教育战略》计划,对STEM教育战略进行全面部署。

从教育层面对先进制造业进行布局体现其前瞻性,STEM教育具备全民性和终身性,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徒制的提倡将引发一股社会潮流。

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B Insights在2018年12月发布的《2019年的14个科技趋势》报告中指出:“技术学徒制将普受欢迎”。从传统上来讲,和德国重视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不同,美国更加重视金融等高端服务业,“2018版报告”中通过对学徒制的重视使我们看到美国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改变。


03供应链:扩大制造业供应链

在“2018版报告”中,扩大制造业供应链方面的措施体现特点有三:注重中小微企业、注重农村社区、注重生态化发展。其具体着眼点如下:

一是提升中小型制造商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地位。

二是加强农村社区的先进制造业,包括农村的电子连接;提高生活质量;支持农村劳动力;利用技术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

三是鼓励建立制造业创新的生态系统,鼓励构建一种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增加公共资金投入的渠道和方式,如美国国防部快速创新基金就通过资助拥有成熟技术理念的中小公司将其技术转化为国防采购项目;另一方面,大力鼓励私人资本投入来促进周期较长的突破性技术的发展,通过这种途径建立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

总之,在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2018版报告”的出台表明美国将更多目光聚焦在先进制造业之上,并认为是一箭双雕之举:既是在对虚拟经济过甚的全面反思后试图保持其前沿科技领先地位而实行的战略举措,又可借助实体经济的制造业回流破解美国工作岗位增加和工人福祉改善的现实困局。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美国在战略层面的布局和动向,未雨绸缪,发展好我们自己才是硬道理。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微信公众号:西安新语

洞见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