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 切换高新区]
×
城市平台新功能上线,切换访问全国各地平台
定位到当前城市

全球视野 | 【“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观察】引领全球通信技术的瑞典希斯塔科学城

作者:李婉宇、王明阳、孙志洁。

编者按:科技园区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载体。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活力。作为新经济智库,长城智库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的科技园区发展,而且与美国硅谷等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广泛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与规律。2018年起,我们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科技园区研究工作,梳理了全球530多个科技园区,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园区展开案例研究,将于2019年8月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发展报告》。


希斯塔科学城是瑞典最大、最负盛名的科技园区,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园内企业超过1000家,囊括了爱立信、诺基亚、IBM、惠普等信息通信领域行业巨头。它的成功主要源自两个因素:第一,瑞典是欧洲第一个全面解除电信管制的国家,刺激了ICT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二,通过营造独特的创新发展环境来吸引世界优秀企业和高端的科技人才,并建立起了一整套高效的服务体系和企业间交流网络,带动了园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非盈利机构+孵化器”双塔模式,打造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生态


希斯塔科学城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阿兰德国际机场之间,距离斯德哥尔摩市中心15公里。科学城成立于1986年,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由瑞典电子基金会(Electrum Foundation)负责园区管理和运营。基金会下属两个公司:希斯塔科学城公司(KSCAB)和斯德哥尔摩创新与成长公司(STING)。

——KSCAB作为电子基金会下属的非盈利机构,主要任务是促进和发展希斯塔科学城,将其建设成为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城区。

——STING作为电子基金会下属的商业孵化加速器,主要支持斯德哥尔摩地区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媒体、生命科学等领域初创企业的发展。

希斯塔科学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希斯塔地区遍布农田和森林。由于二战后难民安置问题,瑞典政府在这一地区建造大量住房,计划将希斯塔建设成为斯德哥尔摩周边卫星城之一。1975年,出于扩张需要,爱立信将其下属的电子制造公司SRA搬迁至希斯塔。随后,RIFA公司及IBM下属分公司也搬到这里。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中小型公司在此地集聚。在此阶段,生产制造是入驻企业主要活动。

2.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在斯德哥尔摩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推动下,电子基金会(Electrum Foundation)成立,并在希斯塔建造了Electrum大厦,并大力引进研发机构。1987年,第一个研究机构,微波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Microwave Technology)入驻。随后,包括瑞典系统科学研究所(SISU),瑞典计算机科学研究所(SICS),皇家理工学院的工程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相继入驻希斯塔。在这一阶段,在生产制造基础上,研究开发也成为希斯塔区域主要活动内容。

3.拓展阶段:到了21世纪,希斯塔已然初见科技园雏形,但是和周边社区没有较好地融合。2000年,商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共同提出将希斯塔从科技园区发展成为一个宜居和快速成长的科学城。在此阶段,科学城内的初创公司、全球性公司日益增多。2005年,瑞典大型研究机构FOI在希斯塔成立分支机构。无线系统、宽带和移动服务成为希斯塔三大互补性战略发展领域。

4.提升阶段:2006年爱立信关闭在希斯塔的芯片厂标志着希斯塔科学城从生产制造基地向研究开发、创新创业集聚地的转变。这一阶段,科学城内创新创业公司不断增加,各国ICT领域巨头也相继在希斯塔成立研究中心。同时,科学城的创新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希斯塔科学城已经发展成为瑞典最重要的创新科技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集群。这里容纳了包括微软、爱立信、IBM在内的1100多个公司、2.4万从业人员、6300个在校学生和1000多个信息通信领域研究人员,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147亿美元。同时,希斯塔科学城也逐渐成为集合了居住、购物、教育等一系列服务的现代化城市。未来数年内,希斯塔科学城预计将建成35000套住房和工作空间,超过50000人将搬迁至科学城及其周边地区。


践行三螺旋创新合作结构,集聚高端科教研发资源


希斯塔科学城成功建立了三螺旋合作结构,这一结构也被称为“希斯塔模式”。电子基金会的委员分别来自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公共部门,由产业界的IBM、爱立信等企业,学术界的皇家理工学院以及斯德哥尔摩市政府高层代表组成,三方委员代表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做出决策。这一模式贯穿了希斯塔科学城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希斯塔科学城的重要传统和鲜明特征,也为“科学城”的运营与发展模式提供了经典借鉴。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计算机与系统科学学院和皇家理工学院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学院都坐落在希斯塔科学城内。为了适应希斯塔科学城的发展需求,两所大学分别在科学城内开设通信系统、软件技术、纳米材料与物理等专业,为科学城内企业输送超过3000名专业对口人才。除此之外,斯德哥尔摩科学与创新高中也坐落在希斯塔科学城内。该校一直以来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皇家理工学院及多个世界一流IT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为科学城培养预备人才。

除了高校外,希斯塔科学城还聚集了一大批瑞典和海外的科研机构。例如瑞典ICT研究中心、瑞典国防研究中心(FOI)、瑞典国家研究中心(RISE)等,为科学城内企业的跨领域研究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希斯塔科学城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与高校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及它成功建立的企业间交流网络吸引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包括美国IBM、微软、英特尔、skype,韩国的LG、三星,日本的Sony,中国的华为、中兴等国际一流企业及科研机构都在希斯塔科学城设有分部。科学城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各个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技术革新。

2000年至2003年,华为和中兴相继在希斯塔科学城成立研发中心,并与当地ICT领域企业签署重要战略合作协议。华为已成为瑞典市场上重要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并在2014年在瑞典启动“未来种子”项目,为优秀的瑞典大学生提供赴中国参观培训的机会,为瑞典培养更多的ICT领域人才。截至2016年,华为在瑞典员工超过600人,其中50%以上致力于研发和创新工作。

搭建高效服务平台与商业网络,促进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


斯德哥尔摩创新与成长公司(STING)是电子基金会下属的全资分支机构,通过成立天使投资网络和种子资本基金(STING Capital),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孵化加速服务。主要服务包括:

1.指导服务:STING拥有专业的顾问团队。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有成功的企业家。顾问团在初创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给出相应的建议,帮助初创企业发展。

2.融资服务:STING集合众多有经验的投资人,帮助初创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目前,STING主要合作的投资机构包括:Propel Capital(瑞典最大的种子投资机构),Luminar Ventures等。STING已成功帮助孵化企业累计获得4.36亿欧元投资。

3.团队建设:STING有用专业的管理顾问团队,帮助初创企业招聘并根据企业特点和需求建设团队。目前,STING每年帮助超过140家企业完成团队建设工作。

4.营销/公关服务:STING的顾问团队能帮助初创企业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服务,帮助初创企业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STING的两位专业顾问帮助初创企业与瑞典的科技媒体和相关记者建立人脉网络,并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公共关系相关问题。

STING主要孵化电子与通讯技术、互联网/媒体、清洁技术、可持续发展,健康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每年评估150-200个初创企业,经过严格筛选后,保留20多个初创企业参与孵化和加速项目。目前,STING在孵化企业28家,累计孵化240家初创企业,并提供1819个工作岗位, 累计创造2.19亿欧元收益。

同时,希斯塔科学城还为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中小型公司,特别是初创公司,建立了希斯塔商业网络。通过网络会议和研讨会等形式分享各自的经验,帮助他们寻找商业合作伙伴和商业机会,促进初创企业发展。

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定位未来“TIME”产业


科学城主导产业为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目前入驻的 1100多家企业中,15%的入驻企业为信息与通信技术公司,2/3的工作人员服务于信息通信技术类企业,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希斯塔总营业收入的40%。

目前ICT领域四大巨头,爱立信、诺基亚、华为和中兴齐聚希斯塔科学城。其中,爱立信在希斯塔科技城初见雏形时就将设备制造工厂建设在这一地区,并积极推动希斯塔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2003年,爱立信将全球总部移到希斯塔科学城,目前在希斯塔拥有超过11000名员工,并持续地为5G技术开发招募新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希斯塔已进一步将产业发展定位到“TIME”产业上,即以电信技术为基础,实现电信、信息技术、媒体、娱乐等相关领域技术的结合,从而形成新的聚合型产业链。目前,希斯塔科技城已在移动和无线通讯、多媒体、宽频带系统IT密集型企业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1西安新语.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