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 切换高新区]
×
城市平台新功能上线,切换访问全国各地平台
定位到当前城市

AI动态周刊(0612-0618)——云游戏,5G时代新风口!

作者:黄波、班智飞、王建、姜珏鹂、胡玥利。

 

AI动态周刊

(2019年6月18日,总第17期)

【热点评述】


云游戏,5G时代新风口!

6月10日,微软举办的全球E3游戏展中,除了公布自己的第九世代新主机Project Scarlett外,最亮眼的莫属展出的云游戏服务xCloud。让大家意外的是,外界多认为微软云游戏服务xCloud首先会纳入类似解谜、策略、休闲游戏等轻度游戏,但此次展出却提供了《生化危机7》《光环5》《战争机器4》《极限竞速 地平线4》《地狱之刃》等大型游戏试玩,具体公测时间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启, Project xCloud现有技术已实现3500款游戏串流。

目前传统游戏厂商似乎面临着转变之际,但科技巨头却借助“云游戏”这一利器积极抢占未来市场,向游戏行业发起了一次革命。半年之内,谷歌推出了Stadia云游戏服务,腾讯也公布了自身云游戏战略,Steam也通过Steamlink服务,为步入云游戏世界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缝,借此契机我们分析了目前云游戏产业格局,具体内容如下。

云游戏领域主要企业

Mordor Intelligence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0.65亿美元达到42.8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12%。”目前主流的云游戏服务商多为云服务商、游戏内容提供商、游戏平台服务商等在主导。国内腾讯一家独大,与英特尔合作开发云游戏平台“腾讯即玩”,此外云服务商网易云、金山云、阿里云等也在入局,游戏研发商盛大游戏、完美世界、三七互娱等也在着手开发。国外微软的“xCloud”、亚马逊的“Game On”、谷歌的“Project Stream”,发展迅速,伴随着技术的跃迁,一度破产、倒闭的云游戏正在卷土重来。

表1:全球主流的云游戏服务商

1.Nvidia:GeForce Now

GeForce Now支持Steam、Uplay两个主流游戏平台,玩家在云端打开Steam、登陆自己的账号即可畅玩游戏库里的游戏,由于GeForce Now没有存储空间限制,玩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在云端安装任意数量的游戏。目前GeForce Now依旧处于测试阶段,可实现1920×1200最高分辨率、120FPS最高帧率以及低于20ms的Ping值。

2.索尼:PlayStation Now

2015年,索尼推出自己的云游戏平台Play Station Now。Play Station Now最初存在意义是通过“串流”的方式来实现玩家在PS4上畅玩PS3和PS2时代的老游戏。之后索尼也把Play Station Now带到了PC上,用户最低只需要花费70美元的年费,就可玩到超过750款来自PS2、PS3、PS4三代主机的游戏。但由于最新大作缺席,Play Station Now问世近4年,一直不温不火。

3.谷歌:Project Stream

谷歌于2018年10月推出Project Stream测试,截至目前,在测游戏只有《刺客信条:奥德赛》一款。在Project Stream上,游戏可在1080P分辨率下稳定运行,画面效果相当于PC的中等或以上画质,未出现掉帧、延迟等问题,相对来说,谷歌云游戏服务对网络要求较低。

4.Blade:Shadow

法国初创公司Blade推出的云端游戏平台Shadow,2018年已在美国上线,首批服务在美国加州地区,整年订阅419美元,每位用户提供256G 存储空间。Shadow的串流内容能够通过Shadow Box机顶盒,台式PC、Mac、智能手机或平板进行访问,能够直接加载用户Steam游戏库的内容,只需要家庭宽带速率超过15Mbps,即可畅玩,目前可提供足以让玩家进行60帧4K分辨率的串流游戏,或144帧率1080p分辨率的游戏。

5.EA:Project Atlas

EA,美国电子游戏开发销售公司,2018年10月正式推出了名为Project Atlas的云游戏技术,旨在将游戏引擎和服务集成到一个开发平台。Project Atlas将通过游戏引擎,游戏逻辑、动画音频等工具,同时还兼具玩家身份认证以及匹配系统,以实现完整的游戏生态,所有的数据全部托管在云端,而且这些数据还具备通用性。

5G+云游戏

云游戏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0年前,创业公司Onlive就尝试过云游戏平台的开发,最终以都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云游戏需要“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过去的主流网络环境无法满足云游戏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云游戏服务商本身是互联网企业不从事游戏开发,没有足够好的游戏内容提供。此外,高昂的硬件成本也使得不少用户望而却步,据Alphawise统计,当前全球至少10%的非游戏用户由于硬件成本高昂而不玩游戏。5G时代来临,会为以上痛点提供新的解法。5G可以克服传统云游戏延迟和网速慢的弊端,同时游戏硬件的轻便性将大幅度提升,此外,5G的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特性,是实现云游戏必不可少的条件,5G的到来将为云游戏发展带来诸多改变。

下载方面,在4G网络时代,受限于包体大小和网络速度,很多游戏场景需要做分辨率的压缩,不仅下载速度慢,画面质量也大打折扣。得益于5G理论值每秒10G的下载速度,游戏下载速度会更快,游戏画面也将更细腻、更真实。我们还能在游戏内体验到更流畅、更精致的CG动画。

设备方面,5G将加速游戏计算与渲染从手机、PC、主机等终端向云端转移。5G时代的云游戏,手机、PC、主机将成为游戏的显示与交互终端,而非计算终端,玩家在手机上,可通过云游戏无需下载、即点即玩实现畅享主机游戏。

时延方面,将为玩家提供更畅快的游戏体验。由于5G的时延仅1毫秒,此前那些受玩家自身技术以外的、影响游戏进程的因素将被弱化,此外,5G网络也将推进远程电竞直播、VR直播等业务的发展。

5G的推出将提高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用户的可靠性,减少互联网接入延迟。可以预见,在5G的应用下,未来玩家可在各种场所,通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机畅享更好的游戏,整个游戏行业也将面临洗牌,形成新的游戏生态与格局。

云游戏产业链

传统主机游戏产业链中,游戏在开发以后,需要由发行商接手。游戏将作为预装游戏被直接卖给游戏厂商,或者通过渠道分销商出售,再到消费者手中。云游戏产业链则比传统主机的产业链要简单的多,商业模式由“设备盈利”转向“服务盈利”。游戏到达玩家手上,只需要经由开发商、发行商、平台方,最后到达用户。由于硬件配置上的弱化,主机厂商将不再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由于云游戏对云计算服务与网络状况高度依赖,在云游戏产业链中云计算服务将会成为关键节点。这意味着拥有优秀的云计算服务的云游戏平台将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也可进一步解释为何大量非传统游戏企业,像谷歌、亚马逊、沃尔玛等加入到了云游戏的竞争当中。在市场研究机构NewZo于2018年发布的一份云游戏报告中,列出了完整的云游戏生态系统。

图 1云游戏生态图-来源NewZo

主要产业链节点如下:

云服务商。此中有两类重点企业,一是云存储与计算的服务商,该领域的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均有涉足云游戏领域,谷歌更是拥有自己专属的光纤网络,可以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基础的网络服务。二是云服务器提供商,服务器作为云游戏的核心硬件,Nvidia、AMD、Intel、Arm所设计制造的CPU、GPU也将成为该领域重要节点。

云游戏服务商。基于影像串流的云游戏服务商在该图表中被划分为两类,前者需要用户自己提供游戏,如Paperspace、Loudplay、Nvidia等;后者则自带游戏库,如Blacknut、Origin access、Project xCloud。

游戏开发商、发行商。该层面的状况与当下并无差异,但云游戏的普及可能会改变开发商的开发方式,甚至只提供云游戏版本而取消实体版、数字版,发行商同样会有所影响,而当云游戏与游戏订阅挂钩的时候,其对整个游戏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优质的游戏开发公司包括Nintendo(任天堂)、Electronic Arts(美国艺电)、UBISOFT(育碧)、Activision Blizzard(动视暴雪)等。

网络供应商。当云游戏将游戏的局限性从硬件转移到网络的时候,网络质量的优劣决定了用户游戏体验的上下限。考虑到中国电信、联通推出的游戏专用宽带,云游戏走专门的线路或许是最理想的方式。此外,华为、中兴、诺基亚等5G服务商在云游戏网络供应商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终端设备。显示器、智能电视,包括松下、索尼、夏普等;专供的游戏盒子,包括Nvidia、苹果、Roku等;主机、PC、智能手机,包括三星、联想、华为、戴尔等。

云游戏不需要在客户终端上下载和安装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以往3A游戏往往需要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购买游戏显卡,在云游戏中,低配置的硬件也能带来较好的游戏体验,大大节约了购买硬件的成本。昔日“延迟”对游戏用户的体验造成极大的伤害,降低了用户对“云游戏”的认可程度,但现在随着5G快速发展,网速和延迟问题都将得到改善,游戏的“内容+体验”成为其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可以预见未来云游戏流将迎来发展热潮。

【重大项目】


大额融资


注:“大额融资事件”入选标准:天使轮千万元级,其它轮次亿元级

数据来源:GEI咨询大数据平台

【本周看点】


1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布

6月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治理原则突出了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强调了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

2

中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发布

6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评价测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这也是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评测标准。《规范》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汽车中央网关、移动终端等共计13个单元进行评测,并最终对OTA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6大维度进行安全测评。

3

刷脸支付强化安全管理,相关标准制定中

近日,人脸等生物信息的隐私安全问题引发了关注。据悉有关部门正在推进人脸识别领域相关金融标准的制定,以明确在这部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利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呼吁,应该加快制定和出台适应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

4

《5G试点城市白皮书》发布,5G手机保有量将超过10亿台

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2019中国首批5G试点城市通信产业发展潜力研究白皮书》。报告显示,三大运营商确立的首批试点18个城市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8个,省会城市10个,计划单列市2个,地级市1个。赛迪顾问认为,5G手机渗透率在2020年将达到2%,2022年将达30%,2024年会达到75%,届时中国5G手机保有量将超过10亿台。

5

2022年有望诞生世界首台类脑超级计算机

6月14日,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会暨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在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现场举行。会上消息透漏,2022年,世界有望诞生首台类脑超级计算机,其将模仿生物大脑处理信息,处理速度和规模远超同类机型。根据欧盟推出的《人类大脑计划》,到2022年首台实时模拟人类大脑的机器就会出现,约20年后尺寸与人脑相当又能精确模拟人脑功能的“类脑机”或将面世。

6

台积电宣布正式启动2nm工艺研发

近日,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台积电官宣正式启动2nm工艺的研发,工厂设置在位于台湾新竹的南方科技园,预计2024年投入生产。台积电成为全球第一家宣布开始研发2nm工艺的厂商。此外,台积电在台湾的第一家3nm工厂将于2021年投产,并将于2022年实现大规模生产。

7

图灵奖得主牵头,清华伯克利联手打造开源芯片

6月12日,图灵奖得主大卫·帕特森在瑞士宣布,将依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建设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又称大卫·帕特森RIOS图灵奖实验室。RIOS实验室将瞄准世界CPU产业战略发展新方向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需求,聚焦于RISC-V开源指令集CPU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建设以深圳为根节点的RISC-V全球创新网络。

8

英国政府投资13.4亿将量子计算商业化

6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向量子计算商业化投资1.53亿英镑。自2014年启动以来,英国国家量子技术项目的投资已经超过10亿英镑(约合12.7亿美元)。1.53亿英镑的产业战略挑战基金 (Industrial Strategy Challenge Fund) 将通过研发竞赛,投资于新产品和创新,也将投资于行业主导的项目。

9

欧盟将上线《无人机通用准则》,运营方有一年缓冲时间

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6月12日宣布即将上线《无人机通用准则》的计划,旨在帮助每一位操作者清楚知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又有哪些是不被允许的。尽管《无人机通用准则》已发布并将在20天内生效,但距离其在欧盟全境正式启用还有一年的缓冲期,以便在2020年做好充分的准备。

10

谷歌发布颠覆性研究:不训练不调参,AI自动构建超强网络

谷歌大脑团队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只靠神经网络架构搜索出的网络,不训练,不调参,就能直接执行任务。这样的网络叫做WANN,权重不可知神经网络。它在MNIST数字分类任务上,未经训练和权重调整,就达到了92%的准确率,和训练后的线性分类器表现相当。除了监督学习,WANN还能胜任许多强化学习任务。

作者介绍:黄波  长城所副总;班智飞  数字经济部项目经理;胡月  数字经济部咨询师;李育安  数字经济部咨询师;姜珏鹂  数字经济部咨询师。

版权声明:本文由“GEI新经济瞭望”公众号原创,版权归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有,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或在文后留言,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