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 切换高新区]
×
城市平台新功能上线,切换访问全国各地平台
定位到当前城市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新动向看天津发展新机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当前、未来天津最大的战略机遇。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天津在承接北京资源转移方面成效显著,为天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6年之后,我们洞察到北京资源转移在定位、方向、要求上呈现出一些新动向,我们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以新经济为核心的新阶段。面对这种情况,天津需要主动及时的顺应趋势变化,更好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条件下带来的新机会。具体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条件下天津重点要抓三个机会:市场化企业和机构、新产业新业态新企业、创新创业生态。

一、新定位倒逼新机会:市场化企业和机构

——雄安新区的设立倒逼天津强化差异化定位,天津承接北京资源转移的重心应放在市场化企业和机构。

雄安新区的设立,倒逼天津承接定位更加清晰。客观来看,雄安新区的设立会导致公共资源和经济资源被分流,对天津地缘位势形成挑战,冲击天津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主要为缓解北京负担,以承接北京“体制内”组织机构为主,市场化的企业和资源引进与发展活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市场化机构的疏解方面天津有充分优势。过去,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天津对于央企、国企、大院大所有相当程度上的“偏爱”,在承接北京资源上着重“盯着”大项目、大院所,对于民营企业、市场化机构关注不够,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天津当前经济产业结构的问题所在。雄安新区的设立,倒逼天津在承接北京产业资源的方向上有更多的思考,寻求差异化承接定位,这对天津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战略调整机遇。

专栏1: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定位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主要为缓解北京负担,承接中央在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类机构资源的疏解。2018年4月发布《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了5类机构的承接重点:

中央在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重点承接中央在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

总部企业:重点承接软件和信息服务、设计、创意、咨询等领域的优势企业,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企业总部。在高技术产业方面,重点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端新材料等领域的央企。

金融机构:承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鼓励金融骨干企业、分支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

高等院校: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

科研院所:重点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在医疗健康机构方面,重点承接高端医疗机构设立分院和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内知名医学研究机构合作。

采用市场化手段,承接市场化机构,实现产业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的协同互动。区别于雄安新区通过行政手段承接“体制内”资源定位,天津应重点以市场化手段,主动承接北京市场化机构。一方面,要转变理念,把关注点聚焦到市场化企业和机构上来,关注民营企业、小项目、新组织、新机构,深入“产业市场”,学习与市场化企业和机构对话。另一方面,天津与北京的协同发展,本质上是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协同与互动,天津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方面的产业基础优势,承接首都各种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北京科研成果研发、天津技术应用研究转化与高端制造的价值链对接协作,真正打造与北京协同互动的产业生态。

二、新阶段孕育新方向:新产业新业态新企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以新经济为核心的新阶段,天津应重点关注承接新产业新业态新企业。

企业创新业务拆分布局、功能性总部疏解转移以及高水平科研机构搬迁转移成为北京资源转移的新态势。北京是全球新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全球创新创业高地,近年来,北京资源的溢出呈现出以新经济资源为主导的明显特征。第一类是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业务拆分,截至目前,天津累计拥有的4家独角兽企业(奇虎360、58到家、乐道互动、禧云国际)均来源于北京创新型企业业务拆分或重新布局;此外,如小米、旷视科技等16家独角兽企业将其创新业务拆分布局,在武汉光谷成立第二总部、研发中心等。第二类是功能性总部疏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为代表的新经济龙头企业和平台型企业是这类资源疏解的主要力量,此类企业以爆发式成长为目标,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设立功能性总部是此类企业重要的发展形式之一,如中国电子、神州数码等企业进行功能性总部疏解到深圳建设项目总部等。第三类是高水平科研机构搬迁转移,近年来,由于国家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院所思想理念进一步得到解放,北京大院大所外迁或与地方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如中科院在天津东丽建设中科院创新产业园,东丽区累计承接包括中科院、清华等大院大所新型研发机构达39家。

顺应趋势,天津应重点关注承接新产业新业态新企业,关键要解放思想,摆脱路径依赖,建立新经济价值认同体系。天津是典型的大工业城市,多年来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经济时代显得不相适应,“路径依赖症”明显。在承接北京资源转移过程中,仍然沿用工业经济范式去判别、对话新经济企业,必然无法取得价值认同、开展平等对话。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以及以瞪羚、独角兽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其成长形式、发展路径、动力模式与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完全不一样,传统产业是产业链的分解、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是产业生态的跨界,传统企业是滚动式线性增长,新企业是爆发式非线性成长,在承接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新产业新企业的规律特征和需求,做到精准识别和有效对话。

三、新要求催生新招法:无落差创新创业生态

——新经济资源转移以创新创业生态为引领,哪里生态好资源就流向哪里,天津打造新经济创新创业生态面临机会。

北京资源转移的两条路线带来的启示——创新创业生态优良的地区在承接北京产业资源疏解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北京资源转移有两条主要线路,一条沿京沪高铁到江浙沪一带,全程时长约5.5小时。另一条沿京津城际高铁到滨海新区一带,全程时长约45分钟。江浙沪以上海为核心,区域民营企业发展成熟、人才资源富集、产业链条完整、科研与高校院所资源丰富。江浙沪以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北京优质资源,诸多北京优质项目跨过津冀入驻江浙沪,如北汽新能源整车项目、北京西门子汽车电驱动系统项目落户常州;微软研究院、苹果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落户苏州。滨海新区创新创业生态在津冀范围内具有相对优势,得益于区位优势,成为北京资源转移的最重要承接地之一。北京的新经济、新业态对城市环境、园区配套、科技资源等要求较高,只有创新创业环境优秀的区域才有基础承接北京资源疏解。创新创业生态优秀的区域可以为北京新经济资源提供优质的基础服务、活跃的创新氛围、灵活的创新机制,更加利于新经济企业成长,出现更多爆发式增长的现象。

与北京及江浙沪其他地区相比,天津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较薄弱,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将是天津承接北京资源转移的核心抓手。衡量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指标是市场化科技服务业的数量与质量。在这方面,天津与北京及江浙沪地区相比差距巨大。北京市科技服务企业71000余家,是天津市科技服务企业数量的5.3倍;北京市科技服务从业人员95.2万人,是天津市4倍,京津两地创新创业生态差距非常明显。未来的资源竞争、招商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创业生态的竞争,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是吸引北京优质资源落地的关键所在。当前,天津承接北京资源方面的重点工作应是积极培育创新氛围,提升政府创新服务能力,打造区域创新创业生态。

建议构建“载体、平台、氛围、场景”及“市场化科技服务高地”的“4+1”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缩小与北京创新创业生态的差距。一是建设产城科人融合的高端载体,提供有力基础支撑。合理规划布局,建立产业、城市、科技、人居融合的载体,打造与北京无落差、无差别的高端载体,为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二是大力引进培育创业孵化、投资、服务平台,强化区域创新要素。持续引进创新型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投资平台,加强区域创业孵化及资金支持。三是借鉴光谷青铜汇等经验,举办创新品牌活动,搭建沟通平台,活跃创新氛围。通过举办论坛、创业活动、开展商业模式概念验证实验室等方式,劝创业、动员创业,营造区域创新氛围与文化,擦出创新火花。四是建立新经济制度供给,提供场景支持。以促进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为目标,建立整体化、系统化的新经济制度机制;通过开放区域场景、开出场景白皮书、拟定场景清单等方式为爆发式成长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加快企业新业务的布局与发展。五是大力发展综合性科技服务供应商,打造市场化科技服务高地。引进更多高质量、高水平、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共享,发展综合性科技服务供应商,增强区域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专业化、平台化、集成化科技服务高地。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